缤纷英语

让中国成年人快速听懂英语

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中国古汉语文言文?

Liston2018-12-22

汉语,分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两种。其中古汉语,特指那种写在纸上的、只有文字没有声音的、只需阅读而不需要讲的、已经死去了两千年的文言文。有些人可说,宋、明、清都不断有人写新的文言文品,怎么说文言文死了两千年呢?中国就有这么奇怪,明明文言文早已在活中消失了,家讲的话是古代白话文,但书写的时候,偏偏还用文言文来写,让早已死了的文言文象僵尸似的续存在了两千年,至今还在。

文言文什么时候才是活的?看看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对话记录,满口之乎者也,生活中就是那样讲话的。此后这样讲话的人越来越少,文言文已经死了。

语言有声音和文字两种表现形式。声音一会随着时间、交流、地域、人群的变化而不断变化,全世界的语言都这样,汉语也不例外。果是拼音文字,就会跟着声音的变化步变化,比如英语中的I'm going to讲快了之后发生音变,很多英语文字就忠实地记录为I'm gonna。汉语是象形文字,也是可以跟着声音变化的,文言文变成古代白话文,古代白话文再变成现代汉语,就是自然规律。

但是汉语是声音和文字分离的语言,尽管文字可以记录声音,但记录得非常随意,远不如拼音文字那样严格地音形对应。中国人从周代之后特别崇古,凡是祖宗的都是好的、对的、要遵循的。西方只有上帝或特定的神话人物才算神,才被崇拜。中国每家每户的祖宗自动变成神,享受一代又一代子孙的跪拜。文言文就是在这种祖先崇拜的环境里,原封不动地被保存下来了。

结果,在文言文自动死去之后,汉语变成了世界上奇怪的语言:声音只有一套,文字却有两套。听和讲用白话文,写和读用文言文。

但文言文是已经死去了的语言,用词习惯和语法规则跟白话文差别很大,而且没有声音,在生活中没有应用实例,要会文言文需要付出巨大代价。《红楼梦》中,贾政吩咐“先把《四书》一气讲明背熟,是最要紧的”。“背熟”好理解,为什么要“讲明”呢?如果《四书》用的是白话文写的,就算小孩子读不懂,但一听就懂,不需要讲解。但《四书》是用文言文写的,要专门的老师一句一句讲解字词的含和语法规则,才能明白意思。老师水平不都讲不来。学校语文课本上的古文,都是老师一句一句讲解之后,我们才能读懂的。

完整内容请查看原帖。

转载请注明“转自缤纷英语网”
qinsixin966042018-12-31 02:43:13

中国人学古文的负担并不比学英语的负担轻。

fjzt51542019-01-02 01:22:44

美国人学着如何上网,中国人学古文。

美国人学习如何正确表达、如何辩论、如何高效沟通,中国人学古文。

美国人学高科技,中国人学古文。

英语培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