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保暖,至今还是两个主要手段:穿衣服盖被子,或者烤火升温。现在多半不烤明火,改用暖气管或空调或地热片之类的东西,提升整个房间的温度。但穿衣盖被还是一样的。
当代人各种皮衣毛衣棉衣羽绒服穿得暖,棉被羽绒被丝绵被也盖得很暖,很多人认生活就应该这么天经地仪的。可能很少有人去考虑:古代的穷人在寒冷的冬天是怎么防寒保暖的呢?
这个问题,就算有些人想一了想,但由于服装专业识太少,答案多半也不太靠谱。
如果是富人,怎么样都好办。《红楼梦》里,贾府的人冬天过得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。可以多多的做各种衣服,里穿外穿、单层夹层、袍子披风都有。还有皮革或者毛裘做的外套,再或者填充了棉花或丝绵或羽绒的衣,都非常暖和。被子也有棉被或丝绵被或羽绒被。再加上手炉、脚炉、汤婆子的辅助品,炕里烧着炭,或者屋子里烧着火炉。大冬天赏雪会宴,其乐无穷。
穷人没钱,丝绸羽绒穿不起,皮革毛裘也没有,那衣服被子以什么为材料呢?很多人可能会说当然是棉衣棉被啦,就象现在的农村人那样。可惜这个答案在很多时候是错误的。
棉衣棉被所使用的原材料是棉花,但棉花并不是中国古代的原生产品,而是从国外引的。虽然宋代就有棉花,但却是当成观赏花种在花盆里的。元代才当成农作引进来,但不普及。原因是纺纱技术限制。中国人长期只会使用长纤维的麻和丝纺纱织布,短纤维的棉花不知道拿来怎么办。元代末年黄道婆改进了纺纱机,棉花才始增加应用和种植范围。因此真普及棉花的应用,是在明代。明代之前的中国,是没有棉衣棉被的。
完整内容请查看原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