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把一段英语翻译为汉语,抽象的词汇中国人难以理解,说翻译得不好。具象的词汇才算翻译得好,才被中国人接受。比如麦克风不如话筒,的士不如出租车,席梦思不如床垫,香波不如洗水。
但具象翻译的结果,在局部很好,却很难全局通用。比如手的microphone,说是“手机有个麦克风”很自然,但说“手机有个话筒”怎么看都不通。再如组合词汇,“出租车”就不如“打的”顺。
粤语的语音比普通话的语音多,有入声。有人说入声发起来嘴巴不舒服,不如普通话个个都是开口音。但开口音在总数上是比较少的,普通话的音字词已经多到严重影响声音交流的程度了。
汉字是象形表意的,如果一段中文的文章中夹杂一些抽象符号,象WTO这样的,或者OK,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纯粹的中文,长此以往,中文被严重污染,呼吁应该全部汉字化以保中文的纯。说WTO完全可以写成世贸组织。但PVC写成什么好呢?
普通话语音字字固定发音,且求字正腔圆,左右的冲突音不允许任何妥协调整。这样的规定让大部分中国人对母语发音不标准,且很多岗位都要进行门的普通话培训和考试。
中文语法从细节到重的顺序排列,细节与重点之间、细节与细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弱,可以理解成多种含义。
站在汉语的角度,应该汉字具象、词汇含义具象、语音少而易发音,否则就不是优秀的中文。
但是,站在语言的角度,评价一门语言优秀与否,跟评价汉语的标准不一样。
完整内容请查看原帖。
中国人只习惯具象直接的中文,说白了就是只适应儿童思维模式。稍微抽象一点的就理解不来,或者记不住。
全世界只有中文是象形文字。其它全是字母拼音,相互吸收很容易,把声音拿过来就行了。中文吸收外语难而又难,很多内容不好翻译。